王明柱,男,1963年出生,山東沾化人,漢族,中共黨員,省委黨校大學本科畢業,F任濱州市技術學院黨委書記。1986年參加工作,歷任濱州地委辦公室助理調研員,濱州市博興縣委副書記兼縣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,濱州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、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,濱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、黨委書記,濱州市委副秘書長、辦公室主任。2017年9月,任濱州市技術學院黨委書記。曾多次榮獲先進工作者、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,2013年至2015年,連續三年考核優秀。在濱州市技術學院任職以來,提出了建設一流特色名校奮斗目標和“雙向創建”(創建國家級重點技師學院和國家示范校)總體任務,學院內涵建設取得了一系列新發展、新業績,為高層次辦學創造了有利條件。

立足學院人才培養特色;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

主持人:今年年初,山東省委、省政府召開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,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和任務作了明確要求。那么王書記,您覺得全省開展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有何重要意義。
王書記:大會的召開,可以說是步入新時代、站在新起點,山東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,推動全省經濟向更好更快發展的動員令。大會圍繞新舊動能轉換戰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舉措,是關系全省今后發展的“牛鼻子”工程,更吹響了山東向高質量發展的進軍號。 [詳細]

主持人:本次大會中指出,我省將通過重點發展“5+5”十強產業,深刻調整山東偏重的產業結構,請您結合學校情況談一下您的理解和學校下一步的發展規劃。
王書記:我省重點發展的“5+5”十強產業(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、高端裝備、新能源新材料、現代海洋、醫養健康等五大新興產業;培育高端化工、現代高效農業、文化創意、精品旅游、現代金融服務等五大優勢產業),是新舊動能轉換的產業支撐和重要載體。發展新產業,培育新動能需要技術的支撐和引領,更需要一大批高層次、高素質技能人才作為有力保障。作為技工院校,要立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,始終保持與區域產業緊密對接、與企業同頻共振,才能有所作為。[詳細]

主動適應新舊動能轉換新形勢;加快人才培養步伐

主持人:結合學院情況與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新定位,請您談一下學院下一步的發展定位是怎樣的。
王書記:明確辦學定位、走好特色發展道路是學院長足發展的關鍵所在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“只有回看走過的路、比較別人的路、遠眺前行的路,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、往哪兒去,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、把的準”。同樣,謀劃學院的發展,最關鍵的是找準自己的時空坐標,知所來、識所在、明所往。[詳細]

明確學院辦學定位;走好特色發展道路

主持人:本次大會指出,鼓勵本科高校、職業院校、技工院校和培訓機構開展技術技能培訓、創業創新培訓,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。請您針對文件中提出的開展培訓,創新創業和示范區建設等方面做一下分析解讀。
王書記:十八代以來,中央多次提出為勞動者構建終身職業培訓體系,這也是職業教育的重要任務。這次大會提出的鼓勵開展技術技能培訓、創業創新培訓,為技工院校辦學明確了新任務,提供了新機遇?梢哉f,技能培訓、創業創新培訓將是職業技工院校今后發展的重要一翼。 近年來,學院在做好學制教育的同時,堅持多元化辦學,在社會培訓方面辦出了特色,創出了品牌,形成了全市亮點。比如:依托學院成立了濱州市創業大學、濱州市創業孵化中心,被評為山東省科技企業孵化器,開展創業培訓1.1萬...[詳細]

主持人:在聚焦新舊動能轉換的新時代背景下,對于學院既是機遇也是挑戰,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,就學院未來的發展愿景作下簡要介紹吧。
王書記:新時代要有新氣象,更要有新作為、新面貌。當前,在聚焦新舊動能轉換的新時代背景下,在職業教育迎來大發展的濃厚氛圍中,在學院各項工作有了新進展的良好基礎上,我們集全院之智,提出了建一流特色名校的總體目標,通過利用一校兩牌,按照技工教育上層次、中職學校建示范的“雙向創建”發展思路,分為“兩步走”,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大歷史階段,完成技師學院和省級示范校的創建任務,內涵建設水平取得顯著提升;到2022年黨的二十大召開之際,力爭建成國家級重點技師學...[詳細]
精彩現場
嘉賓:王明柱
單位:濱州市技術學院
時間:2018年7月11日
地點:大眾網訪談直播間
主題:培養優質大省工匠 打造濱州技能人才搖籃
學校簡介
大門111_副本.jpg
濱州市位于黃河三角洲腹地、渤海灣西南岸,是山東省的北大門,版圖面積9600平方公里,人口380萬。作為濱州重點院校之一,濱州市技術學院是隸屬濱州市政府管理的國辦全日制技工院校,辦學至今已有38年歷史。主要培養以預備技師、高級工、中級工等專業技術人才為主,同時承擔社會培訓和技能鑒定任務。學院校園坐落在濱州市主城區,占地815畝,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,建有一體化實訓室112個,實訓設備齊全,F設機械與數控工程、電氣工程、電子信息工程、交通與車輛工程、化學工程、經濟管理、特殊教育、基礎部等8個教學系部,職業技能培訓、農民工培訓等2個培訓機構和1個實訓中心。開設了化工、機械、電氣、電子、經管、汽車等六大門類30個招生專業,其中省級示范專業群1個、省級重點專業2個、市級重點專業3個,F有教職工439人(其中,引進能工巧匠2人,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,省市首席技師17人,省市技術能手、突出貢獻技師13人),在校生近7000人,年社會培訓1萬余人。[詳細]
  • QQ截圖20180710175056.png
  • QQ截圖20180628145447.png
  • QQ截圖20180628145036.png
  • QQ截圖20180628145909.png
午夜三级A三级三点在线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