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愛軍,男,漢族,1968年1月出生,山東東營人,大學學歷,198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。1990年7月-2002年12月在山東省農業廳辦公室擔任科員、秘書、主任科員、副主任(其間:2000年6月-2002年12月掛職沾化縣委副書記、副縣長);2002年12月-2006年12月任博興縣委副書記、代縣長、縣長;2006年12月-2008年5月任濱州市農業局黨委書記、副局長;2008年5月-2015年1月任濱州市政府副秘書長、市政府辦公室黨組成員,市政府法制辦公室黨組書記、主任;2015年1月-2017年1月任濱州市政府副秘書長、市政府辦公室主任、黨組副書記;2017年1月至今任濱州市技師學院黨委副書記、院長。

面向新時代人才需求;主動服務新舊動能轉換

主持人:2月22日,山東省委、省政府召開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,咱們學院有哪些舉措來服務新舊動能轉換的新要求呢。
丁院長:作為傳統的工科學校,濱州市技師學院為地方工業經濟發展培養了大量的中高級技術人才,有力地助推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。今年2月,我省召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,吹響了新舊動能轉換的號角。濱州市技師學院積極行動,迅速調整專業布局,在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中開創發展新機遇。 學院開設機械設備維修、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、數控加工和焊接技術、金屬切削、焊接加工等品牌專業。其中焊接加工專業為省名牌專業,數控技術專業為省重點專業,機械加工技術、電子商務、機...[詳細]

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;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發展

主持人:據了解,咱們學院一直在不斷加強教學科研能力,以發揮教科研對地方經濟的引領和帶動作用,您能給大家簡單介紹下嗎。
丁院長:近年來,學院加大教科研研發能力水平,制定出臺獎勵政策,鼓勵教師教學科研積極性,取得積極成效。近五年來,申報專利106項,其中發明專利5項,實用新型專利101項;在全市同類院校中位居前列。王建成老師申報的《藍韻幽白-民間印染工藝傳承創新平臺》通過省職業教育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項目評審,已經廣泛運用于藍印花布的批量生產,極大地促進了地方老粗布印染工藝的發展。[詳細]

主持人:那么咱們學院在實訓硬件建設方面有哪些亮點,取得過哪些成績呢。
丁院長:2017年,學院新建2.18萬平方米的實訓一體化教學樓,擁有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的實訓中心。分為加工中心實訓區、數控車實訓區、普車加工實訓區、機器人及智能制造加工區、綜合加工區、鉗工實訓區。實訓中心基于理論實踐一體化整體布局建設,融教、學、訓、考功能于一體,承擔著多個專業的技能訓練和學生職業素養提升任務,具有數控加工技術、機械加工技術、機修鉗工、機械裝配技術等專業的技能培訓與鑒定能力[詳細]

加強校企合作;深化產教融合;促進區域產業發展

主持人:作為技工教育,加強校企合作,深化產教融合是我們眾所周知行之有效的辦學模式,咱學院在這方面的發展情況是怎樣的呢。
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,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,深化產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。學院積極主動作為,2017年12月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會,積極與企業對接,與濱州華紡簽訂校企合作協議,利用學院的優秀師資和教學設備為華紡股份有限公司培訓職員,成立“華紡機電培訓班”。與山東宏創鋁業控股有限簽訂聯合辦學協議,達成優勢資源共享和利用,為企業培養人才。與北方汽車教育集團簽訂校企合作協議,實現“引企入!,互利共贏,攜手共建,共同發展。 [詳細]

主持人:據了解,濱州市技師學院近幾年也是迎來了學校發展的機遇期,各類教育教學工作成績突出、獎項不斷,您能為我們簡單分享幾項嗎,同時對于學院未來的發展您有何展望呢?
丁院長:學院教育教學工作成績斐然。今年6月,學院高考升學48人考取本科。其中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的對口單招工作,41人參加考試,錄取本科27人,?5人,本科錄取率65%。2017年參加各類比賽獲國家級一等獎13個、二等獎5個、三等獎1個,獲省級一等獎12個、二等獎5個、三等獎7個。其中“文明風采”競賽,獲全國一等獎1個、二等獎1個,學院獲全省優秀組織單位榮譽稱號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省級一等獎1個、二等獎1個、三等獎3個。信息化教學大賽獲省級三等獎1個。學院被確定為省校企合作一...[詳細]
精彩現場
嘉賓:丁愛軍
單位:濱州市技師學院
時間:2018年6月29日
地點:大眾網訪談直播間
主題:適應市場需求 調整優化專業結構 服務新舊動能轉換新要求
學校簡介
3_副本.jpg
濱州市技師學院是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的以培養預備技師、高級工、中級工等專業技術人才為主,兼成人教育、社會培訓的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。學院占地318畝,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,固定資產1億多元。實訓場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,有數控加工、機械加工、焊工、維修電工、鉗工等實習車間36個,設有機械、電子、財會、制圖、語音、錄播教室、形體訓練、數控編程等專用實驗室(教室)等綜合設施86個,全部實現多媒體教學。實習設備3000多臺套,圖書(電子)40萬余冊。學院現有教職工402人,全日制在校生5500余人,成人教育2000余人。設有文化理論基礎部、機械工程系、信息與電氣工程系、經濟貿易系、環保與化工工程系等系部。[詳細]
  • QQ截圖20180628145909.png
  • QQ截圖20180628145631.png
  • QQ截圖20180628145447.png
  • QQ截圖20180628145036.png
午夜三级A三级三点在线观看